返回顶部
首页
美美 | 生活 | 工具 | 单词 | 大小写 | 字典 | 成语 | 诗词 | 古典 | 作文 | 名言 | 合集 |
您现在的位置:
首页 心理 详细信息
刘真因严重主动脉瓣膜狭窄开刀病逝!全台估计10万人罹病,医师警告:5症状应就医检查
2020-03-31    阅读量:30846    新闻来源:互联网     |  投稿

日前,艺人刘真因为严重主动脉瓣膜狭窄,接受传统主动脉瓣膜置换手术,一度心跳停止,装上叶克膜抢救;在与死神搏斗45天后,不幸发生脑部栓塞与出血不治,已于3月22日晚间病逝,享年44岁。

刘真因严重主动脉瓣膜狭窄开刀病逝!全台估计10万人罹病,医师警告:5症状应就医检查 美美日记,meimeiriji.com

主动脉瓣膜是什么?

心脏每分每秒都在跳动,其中的4个瓣膜正常开关,负责确保血流以正确的方向通过心脏,而主动脉瓣膜位于左心室通往主动脉之间,也就是心脏血流通往全身的大门。


如果将心脏比喻成为「水库」,主动脉就是「主干道水管」,而主动脉瓣膜则是「水库闸门」美美日记meimeiriji.com。当左心室收缩时,主动脉瓣膜张开,让血流输出到主动脉,将血液送往全身;左心室舒张时,主动脉瓣膜完全紧闭,避免血液流回左心室。



主动脉瓣膜狭窄2大原因

主动脉瓣膜狭窄可能是先天或后天因素造成:


1. 先天因素

年轻主动脉瓣膜狭窄患者,大多数属于先天遗传因素,导致主动脉瓣膜结构异常,正常的主动脉瓣膜具有3瓣,若是先天因素结构异常,仅有2瓣。长久之下,可能提早于60至70岁发生主动脉瓣膜狭窄,增加心脏额外负担,容易发生心脏衰竭。


2. 后天因素

主动脉瓣膜狭窄为老年人常见的退化性心脏疾病,好发于75岁以上老年人,随着年纪越大,主动脉瓣膜会老化及钙化,并且逐渐发生狭窄。



全台10万人罹患主动脉瓣膜狭窄

根据国外文献统计,55岁以上,有1%主动脉瓣膜狭窄问题,到了75岁之后,主动脉瓣膜狭窄问题增加至6%。随着平均寿命延长,老年人口越来越多,患有主动脉瓣膜狭窄的病患,也有增加的趋势,预估目前有10万名国人有此潜在疾病。


主动脉瓣膜狭窄有如不定时炸弹

正常的主动脉瓣膜开口约4平方公分,随着主动脉瓣膜钙化、狭窄,而开口越来越小,心脏能输出的血液也越来越少;一旦病情恶化,就会产生许多不适症状,例如:呼吸困难、头昏、晕厥,同时伴随不同程度的心绞痛,严重甚至可能导致心脏衰竭及猝死的危险,有如不定时炸弹。


严重主动脉瓣狭窄是指,主动脉瓣开口面积小于1平方公分,或是血流经主动脉瓣开口平均压力差大于40mmHg。因此,左心室必须要非常用力,才能顺利将血液输出到主动脉瓣,造成左心室越来越肥厚,心脏功能持续减弱而心脏衰竭。



5 症状应就医检查

如果经常出现呼吸困难、头晕、心悸、胸闷、胸痛等症状,建议就医至胸腔科检查肺功能及心脏科接受心脏超音波检查,评估是否有主动脉瓣膜狭窄问题。


主动脉瓣膜狭窄最可怕之处,在于病情刚开始进展时,常常都没有什么症状;随着年龄增长、瓣膜钙化及狭窄程度越来越厉害,等到慢慢出现症状时,往往已是主动脉瓣膜狭窄恶化。



4 种治疗方式

外科手术进行主动脉瓣置换,是目前医界公认能够有效治疗主动脉瓣膜狭窄的方法,也是延长寿命的唯一治疗选择。主动脉瓣膜退化引起瓣膜钙化及狭窄,已成为老年人接受开心手术原因的第一位。根据大型研究显示,若是未接受手术治疗,出现心绞痛的病患平均存活时间约5年,当有晕厥现象,存活时间为3年,进展至心脏衰竭通常寿命只剩2年,且随时都有猝死的风险。



1.药物治疗


药物治疗只能增强心脏收缩力、降低周边血管阻力,以及减轻心绞痛症状,却无法真正解决主动脉瓣膜狭窄。根据文献统计,若是出现症状后,不接受主动脉瓣膜置换手术治疗,仅使用药物治疗1年死亡率高达50%,5年存活率几乎为0。


2.传统开胸手术


传统主动脉瓣膜置换手术,必须全身麻醉,切开胸廓、锯开胸骨,伤口长达25公分,并在人工心肺机下停跳心脏,进行人工主动脉瓣膜置换,将原本严重钙化的瓣膜切除,使用金属生物或性瓣膜瓣膜取代。手术时间需要4~5小时,由于伤口较大、术后恢复慢,须住院3个星期。


缺点:手术时间长,手术伤口大,并发症感染风险较高,住院时间长,术后恢复慢。

适合族群:年轻人、肺功能正常。


 



3.经导管主动脉瓣膜置换术(TAVI)


藉由心导管方式,经鼠蹊部的股动脉到达心室,手术伤口仅穿刺大小约0.5~1公分,置入人工主动脉瓣膜支架,将原本钙化的主动脉瓣膜向外撑开并取代,恢复主动脉瓣膜正常运作。


针对体型较小、血管也较细者,可使用经主动脉导管,以微创开胸手术约4~6公分的伤口,置放人工主动脉瓣膜,可避免血管的并发症。


经导管主动脉瓣膜置换术,手术过程约1~2小时,全程不需开胸、锯断胸骨、不需使用人工心肺机,心脏也无需停止跳动,大幅降低病患恢复及住院时间,术后约5~7天即可出院。


优点:心脏不需停跳,手术时间短,手术伤口小,住院时间短,术后恢复快。

缺点:价格高昂,须自费100~120万元。

适合族群:严重主动脉瓣膜狭窄、高龄及多重慢性病患者、传统手术风险较高者。 



4.无缝线生物性瓣膜置换术


介于传统开胸手术与经导管瓣膜置换术之间的改良型新技术,以微创开胸手术,透过6公分伤口切除钙化瓣膜,经主动脉置放无缝线生物性瓣膜,不须缝合即可完成手术。虽与传统开胸手术一样,须使用人工心肺机下停跳心脏,但手术时间缩短为3~4小时,对病患的身体负担较小、并发症风险少,并缩短术后恢复期,平均术后7天可以出院。


优点:降低发生中风、瓣膜侧漏,以及永久性心脏节律器等并发症风险。

缺点:手术视野受限。

适合族群:各年龄层、再次心脏瓣膜手术者。


标签:
免责声明: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,与美美日记(meimeiriji.com)无关。本网对文中陈述、观点判断保持中立,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、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。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。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信息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如因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,请在一周内进行,以便我们及时处理。客服邮箱:23341571@qq.com | 客服QQ:23341571
全站地图 | 二级目录 | 上链请联系QQ:23341571